2009年启动新一轮医改工作以来,运城市坚持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的基本理念,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基本原则,坚持统筹安排、突出重点、循序渐进的基本路径,紧紧围绕国家、省确定的医改重点任务,加强顶层设计,蹄疾步稳,集中力量推进医改,各项重点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效。 一是城乡居民基本医保体系得以健全。截至2018年底,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三项基本医保的参保人数超过478万人,覆盖面保持在98.5%以上。逐年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保补助标准,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政府补助标准提高到490元,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城镇职工达到83%,城乡居民达到73.9%。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覆盖约415万人口,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在基本医保报销的基础上又提高了10~15个百分点,基本健全了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保体系。 二是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新机制得以完善。到2010年底,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覆盖所有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到2011年底,以管理体制、人事制度、分配制度、药品采购制度和经费保障制度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改革全部覆盖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建立起了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基层运行新机制,结束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几十年的以药补医历史。 三是公立医院改革工作成绩突出。2012年,启动河津市、临猗县、万荣县、稷山县第一批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工作,2013年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覆盖,在破除以药补医机制、推进价格调整、提高医务人员收入待遇以及加大财政投入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进展和阶段性成效,县级公立医院发展运行逐渐走上了良性轨道,年底全省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现场推进会在该市召开。2015年5月,运城市被国家确定为第三批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在充分借鉴外地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市实际,积极稳妥开展城市公立医院各项改革工作,先后下发了《运城市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及6个配套文件,成立了“运城市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领导组”和“运城市城市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两个组织机构。2016年11月11日,运城市12所城市公立医院全部取消药品(中药饮品除外)和耗材加成,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服务价格调整、医保支付、人事薪酬制度改革等工作同步进行。2017年5月,代表省政府在接受国务院医改办对该市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考核复评工作中成绩优良,省医改办特别给予了40万元的经济奖励;2017年8月,运城市被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授予“全国卫生计生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18年9月和10月,全国、全省县域综合医改现场会议先后在运城市召开,该市获得省卫生健康委奖励资金661万元。2018年10月24日,山西省医改领导小组在全省范围内行专文通报表扬运城医改工作,号召全省各市学习借鉴运城医改工作经验。2019年5月10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通报,对2018年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取得明显成效地方予以督查激励,该市的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工作入选其中,中央财政对运城市新增安排了500万补助资金。 四是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更趋完善。近年来,各级财政对卫生事业的投入达85亿元,年均增幅达22.04%。完成投资15.2亿元,先后启动了1059个医疗卫生机构新建或改扩建项目,建筑面积达55.6万平方米,项目建设规模和投资额度史无前例,实现了村村有卫生室、乡乡有卫生院、县县有达标县医院的目标。全市医疗卫生机构数由3820家增加到5411家,增长率为29.4%;床位总数由1.68万张增加到2.75万张,增长率为63.7%;均高于全省全国水平。 五是相关领域改革同步推进。从2009年开始,免费为城乡居民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政府补助标准不断提高,从2009年人均15元提高到2018年的55元,项目类别由9大类22项增加到14大类46项。同时实施艾滋病防治、妇幼卫生等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发挥中医药在医改中的作用,编制卫生人才培养机制,推动该市卫生发展模式从重疾病治疗向重健康管理的重大转变,更好地守护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
2009年启动新一轮医改工作以来,运城市坚持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的基本理念,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基本原则,坚持统筹安排、突出重点、循序渐进的基本路径,紧紧围绕国家、省确定的医改重点任务,加强顶层设计,蹄疾步稳,集中力量推进医改,各项重点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效。
一是城乡居民基本医保体系得以健全。截至2018年底,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三项基本医保的参保人数超过478万人,覆盖面保持在98.5%以上。逐年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保补助标准,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政府补助标准提高到490元,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城镇职工达到83%,城乡居民达到73.9%。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覆盖约415万人口,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在基本医保报销的基础上又提高了10~15个百分点,基本健全了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保体系。
二是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新机制得以完善。到2010年底,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覆盖所有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到2011年底,以管理体制、人事制度、分配制度、药品采购制度和经费保障制度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改革全部覆盖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建立起了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基层运行新机制,结束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几十年的以药补医历史。
三是公立医院改革工作成绩突出。2012年,启动河津市、临猗县、万荣县、稷山县第一批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工作,2013年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覆盖,在破除以药补医机制、推进价格调整、提高医务人员收入待遇以及加大财政投入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进展和阶段性成效,县级公立医院发展运行逐渐走上了良性轨道,年底全省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现场推进会在该市召开。2015年5月,运城市被国家确定为第三批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在充分借鉴外地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市实际,积极稳妥开展城市公立医院各项改革工作,先后下发了《运城市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及6个配套文件,成立了“运城市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领导组”和“运城市城市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两个组织机构。2016年11月11日,运城市12所城市公立医院全部取消药品(中药饮品除外)和耗材加成,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服务价格调整、医保支付、人事薪酬制度改革等工作同步进行。2017年5月,代表省政府在接受国务院医改办对该市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考核复评工作中成绩优良,省医改办特别给予了40万元的经济奖励;2017年8月,运城市被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授予“全国卫生计生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18年9月和10月,全国、全省县域综合医改现场会议先后在运城市召开,该市获得省卫生健康委奖励资金661万元。2018年10月24日,山西省医改领导小组在全省范围内行专文通报表扬运城医改工作,号召全省各市学习借鉴运城医改工作经验。2019年5月10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通报,对2018年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取得明显成效地方予以督查激励,该市的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工作入选其中,中央财政对运城市新增安排了500万补助资金。
四是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更趋完善。近年来,各级财政对卫生事业的投入达85亿元,年均增幅达22.04%。完成投资15.2亿元,先后启动了1059个医疗卫生机构新建或改扩建项目,建筑面积达55.6万平方米,项目建设规模和投资额度史无前例,实现了村村有卫生室、乡乡有卫生院、县县有达标县医院的目标。全市医疗卫生机构数由3820家增加到5411家,增长率为29.4%;床位总数由1.68万张增加到2.75万张,增长率为63.7%;均高于全省全国水平。
五是相关领域改革同步推进。从2009年开始,免费为城乡居民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政府补助标准不断提高,从2009年人均15元提高到2018年的55元,项目类别由9大类22项增加到14大类46项。同时实施艾滋病防治、妇幼卫生等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发挥中医药在医改中的作用,编制卫生人才培养机制,推动该市卫生发展模式从重疾病治疗向重健康管理的重大转变,更好地守护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