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郑红梅) “现在在做什么治疗?”“正在进行中医保守治疗,服用一些抗肿瘤制剂和中药。”“现在有什么症状?”……“我现在可以给你一个治疗的建议……”对话持续了40多分钟。9月4日,在山西省中医院远程诊疗中心,肿瘤科医生郝淑兰与远在绛县中医院的肿瘤科医生薛燕燕一起为患者刘维生会诊,通过镜头的前后移动、放大缩小,郝淑兰不但可以对患者进行全方位的观察、望诊,甚至可以在对方医师的协助下,了解患者脉象。 山西省中医院自2017年4月搭建“中医远程医疗协作平台”以来,已先后与平遥、垣曲、平定等地32家基层医院构建起“中医远程会诊”平台,真正做到了省城中医走到群众身边,有效解决基层患者看病难、看病贵的难题。 “通过这个屏幕,就能请省城大专家给我看病” 今年65岁的绛县居民刘维生3个月前查出了直肠癌,“年纪大了,没精力也没条件到处找专家看病,原本想着就在我们县中医院保守治疗,没想到通过这个大屏幕,就能请省城的大专家给我看病。我活了这么大岁数,还头一次这样看病。真是一件大好事!” 刘维生只是省中医院远程医疗体系建设服务的一名患者。据了解,到目前为止,省中医院利用远程医疗体系建设服务了376名患者,实际出诊约7420个小时。 省中医院副院长刘光珍介绍:“从2017年开始到现在,我院远程医疗服务由原来的一星期一两例患者,到现在一个月接诊近五十例患者;出诊科室由原来的脾胃病科、肺病科、肝病科、肿瘤科、心病科5个科室5名医师,增加到16个科室31名医师;从原来零星的医疗机构,发展到与省内50余家基层中医医疗机构对接。” 远程医疗免收患者挂号费,省去患者来省城就医产生的路费、餐饮费、住宿费、误工费等;减少了急危重症患者疾病诊断和治疗时间上的延误,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从运行效果上来看,省中医院远程医疗平台已经成为省内技术先进、覆盖面广泛、运行状况良好的全省示范性远程医疗平台。 “对基层中医来说,是很好的提升业务能力的机会” “给基层医疗机构帮了大忙!”说起远程诊疗的好处,绛县中医院薛燕燕医生感受颇深:“以前县里的患者如果想去省城看病,不但需要承担交通费、食宿费和误工费等各种就医成本,还有可能因为路程耽搁,影响疾病诊断,延误治疗时间,增加患者的痛苦。现在,患者不用出门就可以共享省城中医院优秀的医生资源。能够和专家探讨病情,对我们基层中医来说,也是很好的提升业务能力的机会。” 通过省中医院远程医疗协作平台进行远程门诊、会诊前,下级医院都会提前将患者的相关检查检验结果准备好,并上传至平台系统。对于有检查检验条件的基层医疗机构,可以通过当地的检查检验设备进行相关检查。对于没有检查检验条件,但是必须要进行检查的患者,建议到附近有资质的医疗机构进行检查。提前沟通,排班出诊,给出治疗建议,通过远程医疗协作平台,省中医院远程医疗服务专家已经与下级医院建立了很好的沟通交流方式,方便了基层协作医院医务人员组织患者选择就医,使其在当地也能得到省中医院号源紧张的专家门诊服务,提高了基层协作医院的声誉,不仅为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创造了条件,还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基层医生的服务能力和水平。 省中医院副院长刘光珍介绍,远程医疗不但可以实现优质资源下沉,还能有效减少医院非急诊患者的就诊人数,规避大型医院人满为患的窘境,起到分流筛选的作用。同时,本院医生在出诊时间外,可利用其碎片时间进行远程门诊、会诊的预约,实现优势医疗资源的最大利用。 让中医“触角”伸得更长更远 依托远程诊疗设备,可以让中医的“触角”伸得更长、更远。据了解,省中医院在实现远程门诊、远程会诊、双向转诊功能的同时,还将逐步实现远程监护、手术指导、远程教育、远程检验、远程咨询、远程查房等功能,在省内打造出统一标准、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安全实用的云上中医院。 刘光珍副院长介绍:“到2019年底,我院将为全省498家基层中医馆(包括各地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卫生室等)提供包括中医特色电子病历、中医药知识库、中医辅助开方系统、远程诊疗和教育、中医治未病系统和临床业务监管等信息化服务。全面提升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药服务能力和水平,不断满足基层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中医药服务需求。”
本报讯(记者 郑红梅) “现在在做什么治疗?”“正在进行中医保守治疗,服用一些抗肿瘤制剂和中药。”“现在有什么症状?”……“我现在可以给你一个治疗的建议……”对话持续了40多分钟。9月4日,在山西省中医院远程诊疗中心,肿瘤科医生郝淑兰与远在绛县中医院的肿瘤科医生薛燕燕一起为患者刘维生会诊,通过镜头的前后移动、放大缩小,郝淑兰不但可以对患者进行全方位的观察、望诊,甚至可以在对方医师的协助下,了解患者脉象。
山西省中医院自2017年4月搭建“中医远程医疗协作平台”以来,已先后与平遥、垣曲、平定等地32家基层医院构建起“中医远程会诊”平台,真正做到了省城中医走到群众身边,有效解决基层患者看病难、看病贵的难题。
“通过这个屏幕,就能请省城大专家给我看病”
今年65岁的绛县居民刘维生3个月前查出了直肠癌,“年纪大了,没精力也没条件到处找专家看病,原本想着就在我们县中医院保守治疗,没想到通过这个大屏幕,就能请省城的大专家给我看病。我活了这么大岁数,还头一次这样看病。真是一件大好事!”
刘维生只是省中医院远程医疗体系建设服务的一名患者。据了解,到目前为止,省中医院利用远程医疗体系建设服务了376名患者,实际出诊约7420个小时。
省中医院副院长刘光珍介绍:“从2017年开始到现在,我院远程医疗服务由原来的一星期一两例患者,到现在一个月接诊近五十例患者;出诊科室由原来的脾胃病科、肺病科、肝病科、肿瘤科、心病科5个科室5名医师,增加到16个科室31名医师;从原来零星的医疗机构,发展到与省内50余家基层中医医疗机构对接。”
远程医疗免收患者挂号费,省去患者来省城就医产生的路费、餐饮费、住宿费、误工费等;减少了急危重症患者疾病诊断和治疗时间上的延误,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从运行效果上来看,省中医院远程医疗平台已经成为省内技术先进、覆盖面广泛、运行状况良好的全省示范性远程医疗平台。
“对基层中医来说,是很好的提升业务能力的机会”
“给基层医疗机构帮了大忙!”说起远程诊疗的好处,绛县中医院薛燕燕医生感受颇深:“以前县里的患者如果想去省城看病,不但需要承担交通费、食宿费和误工费等各种就医成本,还有可能因为路程耽搁,影响疾病诊断,延误治疗时间,增加患者的痛苦。现在,患者不用出门就可以共享省城中医院优秀的医生资源。能够和专家探讨病情,对我们基层中医来说,也是很好的提升业务能力的机会。”
通过省中医院远程医疗协作平台进行远程门诊、会诊前,下级医院都会提前将患者的相关检查检验结果准备好,并上传至平台系统。对于有检查检验条件的基层医疗机构,可以通过当地的检查检验设备进行相关检查。对于没有检查检验条件,但是必须要进行检查的患者,建议到附近有资质的医疗机构进行检查。提前沟通,排班出诊,给出治疗建议,通过远程医疗协作平台,省中医院远程医疗服务专家已经与下级医院建立了很好的沟通交流方式,方便了基层协作医院医务人员组织患者选择就医,使其在当地也能得到省中医院号源紧张的专家门诊服务,提高了基层协作医院的声誉,不仅为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创造了条件,还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基层医生的服务能力和水平。
省中医院副院长刘光珍介绍,远程医疗不但可以实现优质资源下沉,还能有效减少医院非急诊患者的就诊人数,规避大型医院人满为患的窘境,起到分流筛选的作用。同时,本院医生在出诊时间外,可利用其碎片时间进行远程门诊、会诊的预约,实现优势医疗资源的最大利用。
让中医“触角”伸得更长更远
依托远程诊疗设备,可以让中医的“触角”伸得更长、更远。据了解,省中医院在实现远程门诊、远程会诊、双向转诊功能的同时,还将逐步实现远程监护、手术指导、远程教育、远程检验、远程咨询、远程查房等功能,在省内打造出统一标准、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安全实用的云上中医院。
刘光珍副院长介绍:“到2019年底,我院将为全省498家基层中医馆(包括各地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卫生室等)提供包括中医特色电子病历、中医药知识库、中医辅助开方系统、远程诊疗和教育、中医治未病系统和临床业务监管等信息化服务。全面提升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药服务能力和水平,不断满足基层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中医药服务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