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山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网站!

“吃动平衡 健康体重 全民行动”——秋分

发布时间: 2025-09-23 09:05   发布人:   文章来源:

秋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第十六个节气,秋季第四个节气,每年阳历9月22日至24日交节,太阳达黄经180°。此时昼夜均分,此后昼短夜长,气温由热转凉,冷空气活动渐频,昼夜温差加大。

一、食养原则

中医认为,秋属金,对应肺脏,易出现咽干、咳嗽、皮肤干燥等症状。 

1.滋阴润燥:多食柔润食物,如蜂蜜、芝麻、核桃,少辛辣烧烤。

2.平衡寒热:根据气温增减衣物,饮食可搭配温热食材(如小米、南瓜)与润燥食物。

3.健脾和胃:秋季脾胃功能渐弱,可适量食用山药、莲子等健脾食材,促进消化吸收。

二、饮食食谱

1.食疗食材——百合

食疗功效:养阴润肺、清心安神,适合秋季失眠、干咳者。可煮粥或煲汤,如百合莲子粥。

2.食疗药材——沙参

食用功效:养阴清肺、益胃生津,适用于肺热燥咳、咽干口渴。

食用禁忌:风寒咳嗽及脾胃虚寒者忌用。

3.食疗汤——沙参玉竹老鸭汤

食材配方:沙参15g、玉竹15g、老鸭半只、姜片适量。

食疗功效:滋阴润燥、清虚热,适合秋季阴虚体质者。

4.食疗茶饮——菊花枸杞茶

食材配方:菊花5g、枸杞10g。

食疗功效:清肝明目、滋阴润燥,适合秋季用眼过度导致的眼睛干涩,视物昏花。

三、运动管理

1.温和为主:选择快走、瑜伽、八段锦等低强度运动,避免大汗淋漓耗伤阳气。

2.顺应昼夜:早晨或傍晚气温适宜时锻炼,每次30分钟左右,微微出汗即可。

3.舒展筋骨:多做拉伸动作(如扩胸、转腰),缓解秋乏,改善体态。

四、体质调理

1.阴虚体质(常口干、手足心热):多吃梨、桑葚、蜂蜜,避免韭菜、羊肉等温热食物。

2.阳虚体质(畏寒、易腹泻):适量吃生姜、红枣、桂圆,煮水或煲汤温补阳气。

3.痰湿体质(体型偏胖、舌苔厚):多吃冬瓜、荷叶、陈皮,健脾祛湿为主。




返回

健康资讯

搜索 导航

“吃动平衡 健康体重 全民行动”——秋分

发布时间: 2025-09-23 09:05:00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  

秋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第十六个节气,秋季第四个节气,每年阳历9月22日至24日交节,太阳达黄经180°。此时昼夜均分,此后昼短夜长,气温由热转凉,冷空气活动渐频,昼夜温差加大。

一、食养原则

中医认为,秋属金,对应肺脏,易出现咽干、咳嗽、皮肤干燥等症状。 

1.滋阴润燥:多食柔润食物,如蜂蜜、芝麻、核桃,少辛辣烧烤。

2.平衡寒热:根据气温增减衣物,饮食可搭配温热食材(如小米、南瓜)与润燥食物。

3.健脾和胃:秋季脾胃功能渐弱,可适量食用山药、莲子等健脾食材,促进消化吸收。

二、饮食食谱

1.食疗食材——百合

食疗功效:养阴润肺、清心安神,适合秋季失眠、干咳者。可煮粥或煲汤,如百合莲子粥。

2.食疗药材——沙参

食用功效:养阴清肺、益胃生津,适用于肺热燥咳、咽干口渴。

食用禁忌:风寒咳嗽及脾胃虚寒者忌用。

3.食疗汤——沙参玉竹老鸭汤

食材配方:沙参15g、玉竹15g、老鸭半只、姜片适量。

食疗功效:滋阴润燥、清虚热,适合秋季阴虚体质者。

4.食疗茶饮——菊花枸杞茶

食材配方:菊花5g、枸杞10g。

食疗功效:清肝明目、滋阴润燥,适合秋季用眼过度导致的眼睛干涩,视物昏花。

三、运动管理

1.温和为主:选择快走、瑜伽、八段锦等低强度运动,避免大汗淋漓耗伤阳气。

2.顺应昼夜:早晨或傍晚气温适宜时锻炼,每次30分钟左右,微微出汗即可。

3.舒展筋骨:多做拉伸动作(如扩胸、转腰),缓解秋乏,改善体态。

四、体质调理

1.阴虚体质(常口干、手足心热):多吃梨、桑葚、蜂蜜,避免韭菜、羊肉等温热食物。

2.阳虚体质(畏寒、易腹泻):适量吃生姜、红枣、桂圆,煮水或煲汤温补阳气。

3.痰湿体质(体型偏胖、舌苔厚):多吃冬瓜、荷叶、陈皮,健脾祛湿为主。



line
山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