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山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网站!

新疆患者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山西医院(山西省肿瘤医院)
重获“造血”希望

发布时间: 2025-09-12 11:22   发布人:   文章来源: 山西省肿瘤医院

9月5日,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山西医院(山西省肿瘤医院)血液内科病房里,即将康复出院的新疆喀什患者双手捧着“精研岐黄解疾苦,情系苍生映丹忱”的锦旗,紧紧握住应志涛教授与苏丽萍教授的手,这浸透着跨越5000公里求医患者的感恩——这面跨越山河的锦旗,不仅是一场生命重生的见证,更藏着国家肿瘤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给患者带来的“家门口看大病”的温暖底气。

半年前,患者被确诊为血液系统疑难重症,当地医院治疗方案始终难以突破,病情反复让一家人陷入绝望。偶然间患者得知,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应志涛教授作为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山西医院(山西省肿瘤医院)国家肿瘤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的特聘专家,常年在山西省肿瘤医院坐诊。收拾好病历资料,便踏上了从新疆喀什到山西太原的就医之旅。

收治入院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山西医院(山西省肿瘤医院)血液内科成立专项治疗小组,结合患者身体状况和多学科会诊(MDT),定下“诱导化疗+干细胞动员+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治疗方案。

治疗中最关键的移植舱阶段,成了医护团队与时间赛跑的战场。“移植期间患者免疫力几乎为零,一点感染都可能功亏一篑。”应志涛教授说,团队实行24小时轮班制,从每天的体温监测、输液调整,到饮食搭配、心理疏导,事无巨细。数十个日夜的坚守终于有了回报。当监测到患者造血干细胞成功“定植”,白细胞、血小板等指标逐步恢复正常时,病房里响起了轻轻的掌声——患者拉着医护的手,眼眶通红:“你们没让我白来这一趟!”

出院当天,患者拉着医护人员的手激动的说:“回去后我要告诉病友,山西也能治大病,不用再往北京、上海跑了。”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山西医院(山西省肿瘤医院)通过“北京专家下沉+本土团队提升”的模式,将先进技术和诊疗理念“带进来”;同时,医院不断强化本土团队的能力建设,让京晋医疗资源实现“同质化”,最终让三晋乃至周边省份的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国家级水平的诊疗服务。




返回

委直动态

搜索 导航

新疆患者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山西医院(山西省肿瘤医院)
重获“造血”希望

发布时间: 2025-09-12 11:22:27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 山西省肿瘤医院  

9月5日,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山西医院(山西省肿瘤医院)血液内科病房里,即将康复出院的新疆喀什患者双手捧着“精研岐黄解疾苦,情系苍生映丹忱”的锦旗,紧紧握住应志涛教授与苏丽萍教授的手,这浸透着跨越5000公里求医患者的感恩——这面跨越山河的锦旗,不仅是一场生命重生的见证,更藏着国家肿瘤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给患者带来的“家门口看大病”的温暖底气。

半年前,患者被确诊为血液系统疑难重症,当地医院治疗方案始终难以突破,病情反复让一家人陷入绝望。偶然间患者得知,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应志涛教授作为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山西医院(山西省肿瘤医院)国家肿瘤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的特聘专家,常年在山西省肿瘤医院坐诊。收拾好病历资料,便踏上了从新疆喀什到山西太原的就医之旅。

收治入院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山西医院(山西省肿瘤医院)血液内科成立专项治疗小组,结合患者身体状况和多学科会诊(MDT),定下“诱导化疗+干细胞动员+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治疗方案。

治疗中最关键的移植舱阶段,成了医护团队与时间赛跑的战场。“移植期间患者免疫力几乎为零,一点感染都可能功亏一篑。”应志涛教授说,团队实行24小时轮班制,从每天的体温监测、输液调整,到饮食搭配、心理疏导,事无巨细。数十个日夜的坚守终于有了回报。当监测到患者造血干细胞成功“定植”,白细胞、血小板等指标逐步恢复正常时,病房里响起了轻轻的掌声——患者拉着医护的手,眼眶通红:“你们没让我白来这一趟!”

出院当天,患者拉着医护人员的手激动的说:“回去后我要告诉病友,山西也能治大病,不用再往北京、上海跑了。”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山西医院(山西省肿瘤医院)通过“北京专家下沉+本土团队提升”的模式,将先进技术和诊疗理念“带进来”;同时,医院不断强化本土团队的能力建设,让京晋医疗资源实现“同质化”,最终让三晋乃至周边省份的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国家级水平的诊疗服务。



line
山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