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卫生运动是中国特色的全民健康促进行动,为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提供了强大持久的动员保障能力。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为当下疫情防控奠定了良好基础。
在我们身边,就有一大批默默奉献的战士,他们积极参与公共卫生与健康治理,不断改善城乡环境,着力解决突出卫生问题,普及健康生活方式,承担起了应有的社会责任,为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目标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高龄志愿者勇当战疫排头兵
“请大家戴好口罩、准备好身份证,按‘一米线’有序排队。”这是常态化的核酸检测现场,不断喊这句话的是一位老者,身披“志愿红”,忙碌的身影穿梭在做核酸的群众队伍中,一天的核酸检测终于结束了,趁这位老者不忙时,笔者争取时间和他进行了一次深入交流。他不愿透露自己的姓名,只说他姓王。王大爷今年70岁,每天只要身体允许就坚持早早地忙碌在做核酸检测的群众队伍中,测体温、查看健康码、消毒、贴通告、维护秩序……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面对此情此景,总有许多人发出疑问:“这个年龄了,在防疫特殊时期,能在家好好保护自己就是最大的贡献了,能闲着就闲着、能躺着就躺着,出来忙碌,不累吗?”王大爷却说:“为了自己的家园,就必须要有人负重前行,没有大家怎么有小家,有国才有家,有家才有自己,我们都有守护她的责任”。
环卫工作“扮靓”美丽县城
今年3月以来,盂县瞄准创建国家卫生县城的目标,全民动员、全员参与,营造了浓厚的创卫氛围。在创卫工作中有这样一批人,太阳还没升起的时候,他们就已经奋战在创卫一线的道路上,他们用辛勤的劳动换来了街道的整洁、城市的亮丽,为创卫工作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他们就是我们的城市美容师——环卫工人。
马利花是该县的一名普通环卫工人,见到她时,她身穿“鲜明橙”正在清理街道上犄角旮旯的垃圾和墙上的“牛皮癣”。她说:“我负责的区域,天天都要进行一次普扫,普扫就要用大扫把扫,扫完后就保洁,保洁的时候杂草都要处理干净,所有脏的东西都要清理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转眼5个春秋已过去,让马大姐头疼的人们乱丢垃圾的问题逐步得到好转,更让马大姐感到欣慰的是,如今的娃娃习惯最好,能够识别并分类将垃圾扔到相应的垃圾桶里,并能制止家长抛扔车窗垃圾。
搞好爱国卫生运动需要持之以恒
当前,盂县创建国家卫生县城的各项工作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公共设施维护翻新、主次干道道路冲洗、卫生死角清理、市场周边环境卫生治理,一项项工作有力地推进着创卫水平提升。
创卫是一次提升城市形象的新契机。也希望环卫工人的辛苦付出能够唤起更多市民积极投身到创卫行动中,共同携手打造我们美丽的县城。
今年是爱国卫生运动70周年,今年4月是第34个爱国卫生月。回首70年,爱国卫生运动是党把群众路线运用于卫生工作的伟大创举和成功实践,形成了包括除害灭病、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农村改水改厕、国家卫生城镇创建、城乡环境卫生整治、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等具有特色的工作模式,以较低的成本实现了较高的健康绩效。尤其是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在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要把这些好做法、好习惯、好经验长期坚持下去,树立文明卫生意识,养成自主自律健康生活方式,强化生态环保意识,践行简约绿色低碳生活,提升全社会文明健康水平。
70载春秋,风雨兼程,爱国卫生运动一直在路上。“变”的是与时俱进的内涵与行动,“不变”的是“讲卫生、重健康”的本质。让我们行动起来,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共同守护我们的美丽家园!
供稿:阳泉盂县经济信息中心 王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