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省爱卫办»山西省爱卫办»工作动态»省级动态
晋城市农业农村局: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纪念爱国卫生运动70周年征文

近年来,晋城市高度重视爱国卫生运动,将它作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促进文明乡风的重要抓手来大力推进,并联合市直相关部门持续开展以拆违治乱、清理农村生活垃圾、清理村内塘沟、清理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改变影响农村人居环境不良习惯为重点内容的村庄清洁行动,引导农民群众逐步转变生活方式,养成健康的卫生习惯,推动农村环境实现有效治理。

统筹谋划,高位推动环境持续改善

晋城市坚持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一把手”工程,市委、市政府“一盘棋”思维系统谋划,按照“三生共建 六道同治”的总体思路,制定了《晋城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及年度行动计划,着力推进以拆违治乱、垃圾治理、污水治理、厕所革命、卫生乡村为主要内容的“五大专项行动”。并系统确定了太行一号示范带、百里沁河经济带、丹沁两河流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示范带“三带”重大牵引性项目,采取以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为总指挥的“指挥部+公司”模式强力推进。

持续投入,强力支撑农村环境整治

该市按照“项目跟着规划走、资金跟着项目走、服务跟着资金走”的思路,把项目建设作为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档升级的主引擎,把财政奖补作为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质增效的主推力,着力推进项目建设。2018年以来,市级财政持续加大投入力度,累计投入各类资金约9亿,用于农村户厕改造、农村污水治理、生活垃圾治理、村庄清洁行动先进村评选、最美乡村评选、市级美丽宜居示范村、秸秆综合利用、太行一号旅游公路环线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等系列项目,为整治目标的完成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系统推进,促进人居环境全面提升

近年来,该市不断加强标准体系建设,推进农村生态环境改善,全市美丽宜居乡村创建工作成效显著,走在全省前列。一是深入实施以“一拆三清一改”为主要内容的村庄清洁行动,着力解决乱堆乱放、乱搭乱建、乱扔乱倒等影响人居环境的突出问题,推动全市行政村达到干净整洁有序的清洁村庄标准。二是大力推进示范乡村创建,全市创建了省级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示范村73个,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30个,市级美丽宜居示范村80个,晋城市“最美乡村”35个,“村庄清洁行动先进村”300个。三是健全农村垃圾收运处置体系,该市按照“户分类、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的方式,以垃圾分类试点、中转站建设、非正规堆放点整治、处理终端建设为抓手,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整治体系。四是稳步有序开展农村厕所革命,该市始终坚持“因地制宜、示范引领、统筹推进”的原则,积极谋划,统筹部署,落实“六强化、六到位”要求,有序推动农村户厕改造约18万户,全市农村卫生厕所覆盖率达到70%以上。五是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按照“规划引领,项目支撑,长效机制”的总要求,坚持系统治理、源头治理,分类实施、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逐步改善和提升水质,实现“水质好起来、水量丰起来、风光美起来”的目标。目前,全市实现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村达到472个,污水治理率达到30%。

以人为本,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

农民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最大的受益者,因此,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不仅需要党员干部作表率、作引领,更需要广大农民群众作为主体高度参与,作为“主人翁”积极践行。在持续加强宣传教育和广泛引导,让农民群众深刻认识到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树立保护环境卫生意识的同时,广泛动员广大农民群众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完善门前三包、村庄保洁等制度,组织开展美丽庭院、星级文明户等评选等奖惩机制,促使创造优美生活环境成为了农民群众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同时,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在提升农村治理水平中的载体作用。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农民主体作用实现充分叠加融合,促进农民在参与建设、管理、监督中自我教育、管理、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在构建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中发挥了有效载体作用。

联防联控,筑牢疫情防控群众基础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针对疫情防控不同阶段防控要求,聚焦农村地区重点区域,印发了《农村地区疫情防控暨冬春季农业农村生产有关工作安排的通知》,部署开展环境整治,倡导文明新风,做好联防联控。通过清理乱堆乱放、拆除私搭乱建、清理村内水塘沟渠、处理畜禽排泄物、整洁厕所环境、开展病媒生物防制,从源头上切断疾病传播的途径,为疫情防控奠定了良好基础。

宣传引导,凝聚共建共享思想根基

该市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舆论宣传工作与政策宣传相结合、与疫情防控相结合、与工作推进相结合、与创文工作相结合、与媒体融合相结合,多渠道、多角度、全方位开展宣传发动工作。广泛宣传该市村庄清洁行动先进村、最美乡村等优秀典型,引导群众主动参与到人居环境整治中,从思想上强化了加强环境整治共建净美家园的认识,逐步自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为高质量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奠定坚实思想基础。